散记

丰利文园散记

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,我在县里做农村广播宣传,常往丰利跑。骑辆自行车,在碾出深辙的泥路上颠颠簸簸,从县城出发两个来钟头也就到了。丰利镇不算大,但它却是当时的五大县属镇之一。虽说爱人的生父也是土生土长的丰利人,可我对这地方总有些半生半熟的疏离,匆匆的来回采访,即使

袁枚 散记 文园 丰利文园 文园散记 2025-11-13 14:50  2

交流与断想——关于“胡世宗现象”散记之八

长久以来,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,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,更将书写雷锋、学习雷锋、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。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、军营营区、校园课堂、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,积极投身社会公益,以讲述雷锋故事、阐释长征精神

胡世宗 断想 胡世宗日记 散记 胡世宗现象 2025-11-01 06:44  1

交流与断想一一关于“胡世宗现象”散记之七

长久以来,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,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,更将书写雷锋、学习雷锋、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。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、军营营区、校园课堂、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,积极投身社会公益,以讲述雷锋故事、阐释长征精神

胡世宗 断想 胡世宗日记 散记 胡世宗现象 2025-10-31 06:33  4

交流与断想一一关于“胡世宗现象”散记之六

长久以来,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,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,更将书写雷锋、学习雷锋、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。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、军营营区、校园课堂、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,积极投身社会公益,以讲述雷锋故事、阐释长征精神

胡世宗 断想 胡世宗日记 散记 胡世宗现象 2025-10-30 06:45  3

交流与断想一一关于 “胡世宗现象”散记之一

长久以来,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,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,更将书写雷锋、学习雷锋、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。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、军营营区、校园课堂、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,积极投身社会公益,以讲述雷锋故事、阐释长征精神

胡世宗 郭宝山 断想 散记 胡世宗现象 2025-10-25 06:23  3

踏秋拾韵入滇南——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班子成员滇南采风散记

金秋送爽,风携桂香。2025年10月1一3日,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会长刘元民率领协会班子成员杨艳玲、钟克宏、刘航丞、顾崇元一行5人,怀揣对滇南山水的向往与对诗词创作的热忱,赴文山、普者黑、蒙自等地开展诗词创作采风活动,以脚步丈量风物,以笔墨捕捉灵秀,在自然与人

诗词 昆明市 滇南 散记 采风散记 2025-10-11 02:46  5

【草木散记】茭草红茭草 | 何频

这时中午还热晒,挺闷热的,但早晚金风玉露,一场好雨下过,田野里秋岚四起似白纱舞动。秋收的节奏缓慢而拖沓,五彩缤纷的,使《诗经·七月》收获之古韵承传保留。《诗经》没有棉花和高粱,大河两岸,就数棉花、高粱出产变化大,曾经的棉花主产区,现在棉花只是个点缀。高粱向来是

甜高粱 散记 茭草 何频 草木散记 2025-10-03 19:57  4

当我翻检时代的骨骼、灰烬与硬块——关于几位60后诗人的阅读散记

在谈论这几位诗人的时候,我意识到了某种随意性,因为这一组合完全是随机的。但我同时又感觉他们好像彼此有着某种内在的呼应性,放置在一起时的某种“扩展性”,因为他们有可能会共同隐喻着一种趋势或现象,在当代写作中的一种可能的共性。这很复杂,只能在单个的谈论中彼此彰显。

诗人 灰烬 60后 散记 阅读散记 2025-10-01 18:52  5

【草木散记】茭草红茭草丨文汇笔会

这时中午还热晒,挺闷热的,但早晚金风玉露,一场好雨下过,田野里秋岚四起似白纱舞动。秋收的节奏缓慢而拖沓,五彩缤纷的,使《诗经·七月》收获之古韵承传保留。《诗经》没有棉花和高粱,大河两岸,就数棉花、高粱出产变化大,曾经的棉花主产区,现在棉花只是个点缀。高粱向来是

笔会 文汇 散记 文汇笔会 茭草 2025-09-28 00:37  3

大辫子姑娘,您在哪里(散记)

年长一些的、特别是喜爱看《解放军报》的老同志,或许有的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军报一版上那篇特殊的寻人文章——《大辫子姑娘,您在哪里》。当时我初读此文,心头一震:文章追索一位渡江战役中摇橹送大军过江的年轻姑娘的踪迹,旁边配发的那张照片更是摄人心魄——只一个奋

扬中 辫子 散记 邹健东 颜红英 2025-09-22 10:43  5

沈从文的《湘行书简》

《湘书简》的主体是沈从文1934年回乡探母途中写给新婚妻子张兆和(他常称之为“三三”)的近五十封信。彼时沈从文母亲病重,他离京南下,一路辗转,从桃源乘小船沿沅水逆流而上,历时多日才抵达家乡凤凰。这些书信后经其子沈虎雏整理编订,于1991年正式出版。

湘西 沈从文 散记 书简 沅水 2025-09-11 19:20  7

李连江|从师三十年散记(续)

李连江,1963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,幼年体弱,少年时常为生存担忧。高中毕业时,适逢改革开放的春天,全年级延毕半年,参加高考,得以跻身78级之列。此后44年间,辗转五所大学,五次变换身份,16年前落户香港中文大学,2022年8月起到香港岭南大学任教。英文专著半本

师母 过劳 平方根 散记 李连江 2025-09-10 10:23  7